软考、职称、职称资格及三者之间的关系
软考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考试的简称,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和领导的国家级考试,目的是科学、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、职业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。
《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考试暂行规定》第十条规定:“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证书的人员,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,用人单位可根据《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,从获得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。取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;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;取得高级资格,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”。
职称资格
职称资格是一种“资历”,根据我国的职称体系,可分为初级、中级和高级三类职称资格,其中高级职称资格又可分为副高和正高(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属于副高级)。某人具备某个职称资格,是指他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。对于具备职称资格的人,由国家人事部门(省/市人事部门)颁发资格证书。
对于参加软考的人而言,如果通过了初级(例如程序员、网络管理员、信息处理技术员等)的考试,则其就具备了初级职称资格;如果通过了中级(例如软件设计师、网络工程师、数据库系统工程师、信息系统监理师、软件评测师等)的考试,则其就具备了中级职称资格;如果通过了高级(例如系统分析师、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),则其就具备了副高级职称资格。
职称
具备某个职称资格的人,如果得到了单位的聘用,则其就拥有了相应的职称。例如,某个考生通过了程序员级别的考试(具备了初级职称资格),然后在用人单位根据某些条件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,则其就拥有了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称。例如,根据有关规定(各地不完全一样),对于大学本科以上毕业有初级资格者,可以聘任助理工程师;对于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初级资格者,则聘任技术员职称。
三者关联关系
也就是说,通过了软考,我们所获得的只是一种资格,是否聘任相应的职称,完全取决于各单位的实际情况,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规定。事实上,通过评审方法(也就是常说的“评职称”)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资格,单位既可以不聘用,也可以聘用,还可以高资格低聘用、低资格高聘用。例如,湖南大学的一个教授(既有职称资格,也聘任了相应的职称),如果他到清华大学,则只能聘为副教授或者讲师。相反,如果清华大学的一个副教授调到湖南大学,则会被聘任为教授。
就目前来看,对于通过软考的人,有些地方、有些单位是聘任相应职称的,而另外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聘任。因此,如果我们通过了软考,而当前所在单位又不聘任,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方法:
(1)与单位领导据理力争。看本单位通过评审方法获得职称资格的人是否都得到了聘任,如果都得到了聘任,单位就应该聘任你。因为别人有职称资格,就能得到聘任,你也有职称资格,为什么得不到聘任呢?除非你是单位中水平和能力最差的人。
(2)完全可以另谋高就。如果你是一个有水平的人,是一个有能力的人,而所在单位却论资排辈,庸人居上,那么,“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
计算机在中国被大众所接受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,近几年,更是成为了人们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而编程语言对于IT行业从业者来说,也并不在陌生,谈到编程语言,也许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几种或十几种。那么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:分别是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。汇编语言的实质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,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,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,更容易识别和记忆。高级语言是目前绝大多数编程者的选择。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语言,而是包括了很多编程语言, 如目前流行的Java、VB、VC、FoxPro、Delphi等。它不但将许多相关的机器指令合成为单条指令,并且去掉了与具体操作有关但与完成工作无关的细节,大大简化了程序中的指令。
今天我们要说的编程语言,指的就是高级语言。随着计算机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,软件编程行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,从事编程工作的人员—程序员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。程序员们每天用编程语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软件产品。而我们都知道,一个软件产品主要是由一种编程语言来完成的,那么在现今众多流行的编程语言中,哪种编程语言最受程序员的喜爱,09年,哪种编程语言被程序员的使用率会更高?笔者查询了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2008年下半年的资料统计,在这里大胆的预测一下09年编程语言的使用率前景。(由于编程语言的家族成员非常多,在这里只列出前10种)。 
